近年来,肉鸭生产在山东省迅速崛起,一些发展较早的地区,已初步形成了集种鸭,孵化,饲料,饲养,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化格局,肉鸭生产已成为山东省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,它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,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那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肉鸭养殖的现状:
1、肉鸭品种资源丰富
1989年有12个鸭品种列入《中国家禽品种志》,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长期培育以及近年来的不断引进,目前我国拥有许多国内外优良品种。
2、产量居世界首位
20世纪80年代以来,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,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%~ 8%的速度增长,近年来,其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。
3、饲养方式呈多元化、科学化
近年来,我国养鸭业逐步由传统的零星饲养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专业化方向发展,由落后向科学的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,这使鸭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。目前,在养鸭生产中,有网养、垫料平养、大棚养殖、发酵床养殖及放牧饲养等多种养殖方式。从卫生防疫到环境控制等各个养殖环节都能做到科学化、合理化,这也使经济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一定保障.
4、产业化程度大幅提高
近年来,各地先后涌现出一批实力强、辐射范围广、带动能力大,具有较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,企业的快速发展,对加强我国肉鸭的产业化进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,同时,由于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,也有效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,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、促进农民增收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