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肉鸡养殖前期需要注意温度
育雏期,温度的把控可谓是直接关乎雏鸡的生死,那怎么判断温度是否合适呢?
温度过低:鸡群扎堆,容易窒息死亡,诱发白痢、肠炎等。
温度过高:雏鸡张嘴呼吸,大量饮水、厌食等。
有一点大家经常忽视,就是白天和夜间温度差过大,白天温度高,夜晚温度低,雏鸡的耐寒性较弱,会导致一定的伤亡,因此夜晚也需要控制到适宜的温度。
2.通风不良,后果严重
有些养殖户,只重视温度,而忽视通风,尤其是在寒冷的秋冬季节,更是如此,比如为了节约煤炭或者电,而在夜间不留通气孔,导致通风不足,这很容易引起鸡群的慢性呼吸道和大肠杆菌,严重的会引起因缺氧而产生的腹水或者死亡。
3.养殖密度过大
通常人们往往了解密度过大的危害,但是还是会忍不住增加密度,多养几只鸡来增加收益,这样做的后果,会造成料槽和水槽平均占有率不达标,影响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,并且也会造成鸡病发生概率大大提高,传播速度也大大提高。实验证明,养殖密度稍微低于标准,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品种的优良性,提高生产性能和减少鸡病的发生概率,因此一昧的增加养殖密度,真不如稍稍降低养殖密度,能省不少麻烦和药费。
4.养殖户自己靠经验用药
养殖时间长的养殖户,往往会对某些鸡病较为熟悉,受到兽医用药的影响,往往鸡发病后,会按照以往的经验,自己进行用药,虽然有时候,确实能治疗好,但是就是这种情况才最可怕,因为一旦成功的经验深入人心,下次再发生此病的时候,养殖户往往会按照自己的经验用药。
养殖肉鸡,最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,肉鸡抵抗力比较差,为了避免损失,养殖户需要做的远远不止这4点。